IT资讯,给你最前沿、最全面、最牛逼的资讯。
当前位置:首页 >科技资讯

报道神器“现场云”在两会期间火了,新华社是怎么将新闻生产“搬”到手机上的?

来源:小问题时间:2018-03-09分享

原标题:报道神器“现场云”在两会期间火了,新华社是怎么将新闻生产“搬”到手机上的? 图片来源:新华社

原标题:报道神器“现场云”在两会期间火了,新华社是怎么将新闻生产“搬”到手机上的?

图片来源:新华社

图片来源:新华社

自媒体早已成为主流,但新闻生产流程的进化速度,显然还没有跟上来。

在保证媒体公信力的前提下,怎么再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内容生产效率,这同样是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思考了三年多的问题。

近日,就在全国“两会”召开期间,由新华社推出的、服务全国媒体的“现场云”新闻在线生产系统近日正式发布3.0版本。“现场云”为入驻媒体免费提供基于移动端的全媒体采编发功能,采编人员只用手机就可以实现即采即拍即传、即收即审即发。

“现场云”诞生的背景,是在社交媒体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发布者、传播者的情况下,极大地冲击了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。

一方面,微博、快手、朋友圈……各类社交网络和资讯平台,全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平台和资讯的获取渠道,人们不用依靠统媒体,就可以获得丰富的各类新闻资讯;另一方面,传统媒体发布一条新闻,至少要经过通讯员—记者—编辑三道流程,如此下来,新闻的时效性很难比过自媒体的即拍即传;除了因官方背书而保有的“权威性”, 无论新闻内容的丰富性还是时效性,传统媒体似乎已被自媒体打得一败涂地,毫无还手之力。

冲击之下,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开发了线上产品——“现场云”,旨在为全国媒体搭建一个拥有全媒体采编发功能的免费的“基础平台”,帮助入驻媒体用在线生产和行进式报道来有效提升报道时效,通过受众和现场的同步进入全息化时代,同时带动全国传统媒体进行真正的“线上转型”。

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副总编辑贺大为向钛媒体表示,

前几年传统媒体曾经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的冲击,纷纷开通微信公众号、微博、并且开发自己的APP客户端。这些举措看上去好像是进行了积极的新媒体转型,但实际上只能算做到了“+互联网”——开通“两微一端”只是增加了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发布渠道,而并不是生产流程“全程在线”的“互联网+”。

贺大为还表示,生产流程“全程不在线”,是导致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“掉队”的关键原因——因为全流程都不在线上工作,所以拥有消息源的通讯员联络不到合适的记者;想要新闻线索的记者无法得知通讯员的位置、无法找到离新闻现场最近的通讯员去获取最新消息;后方的编辑更是无法及时了解这条新闻的进程;“不在线”导致全体采编人员信息传播的滞后和管理的低效,最后呈现出的结果就可想而知。

移动互联网时代,基于移动端、即拍即传、全程在线的高效媒体工作流程是大势所趋,基于此理念,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推出的“现场云”3.0 ,为入驻媒体免费提供基于移动端的全媒体采编发功能,采编人员只需利用手机,就可实现即采即拍即传、即收即审即发。此外,入驻媒体的采编人员还可在客户端查看机构内部实时运行情况明细,实现生产管理在线化。

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介绍,“现场云”3.0在采集方面,可以兼容竖屏拍摄和浏览;编辑方面支持手机快速剪辑;审核方面可以手机直观预览、一键签发;分发方面则和2000多家用户终端互联互通、共同构建立足本地、分众传播的“现场云智能分发网”。

除了手机前端的采编发功能,“现场云”3.0还在桌面后端上线软件版云导播台、视频直播流同步剪辑工具和报道调度指挥系统三大“重武器”。编辑只需用一台普通电脑登录后台,就可以进行多路视频直播信号导播和编辑,可以在视频直播流播出的同时进行短视频剪辑和加工,接下来还可以基于记者所在位置进行可视化的连线和调度。

除此之外,基于互联网社会化生产理念,“现场云”3.0还推出“通讯员在线管理子系统”。该子系统为媒体和通讯员在云端架起一道桥梁,各级各领域的通讯员与记者编辑基于同一平台、同一流程进行高效协同。只有二三十个记者的地市级媒体,也可借此发展成百上千的通讯员,成为本地“消息总汇”。

据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透露,截至今年2月,“现场云”入驻机构用户已达到2400+,覆盖全国省级、地市级媒体;入驻记者、编辑已有12000+;从上线伊始,平台各项运行数据一直保持高速增长,目前文图直播和视频直播总量35000+,日均200+。(本文首发钛媒体,作者/赵虹宇)

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钛媒体微信号(ID:taimeiti),或者下载钛媒体App

最新推荐
    合作伙伴》
    后端前端小问题

    本站声明,一切来源于网络 有什么疑问或者冒犯,请联系媒体合作:@小五

    Copyright (C) 2017 滇ICP备17002246号-2 版权所有 小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