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中国医改如何安度“中年” 编者按,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健康智汇(ID:jkzh001);36氪
编者按,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(ID:jkzh001);36氪经授权转发。
“中年”这个词忽然在最近流行起来,描述中国医改当下的状态竟再合适不过。
人到中年,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妻妾,养房养车,身背KPI,肩负中国梦。
用“中年”形容中国医改,并非暗喻其危机。恰恰相反,这个词描述了中国医改其实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。借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的话说,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立柱架梁的任务基本完成。
但人到中年,已经过了知识阅历能力增长最快的年纪,也终于在摸爬滚打白手起家之后小有成绩,成了全家人的依靠,却终于没有了退路,未来的每一步甚至不容有失。
医改到中年,如何走下去。
那年医改也是小鲜肉
2009年,中国医改启动。用现在的眼光审视当时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,几乎可以说那就是个半成品,稚嫩得很。
于是,医改在当年捧红了一个说法:看病难看病贵。
在那样的背景下,中国医改的基本任务被当时的卫生部长陈竺描述成“四梁八柱”。也就是说,这个体系在进一步完善之前,首先需要搭建一个框架。
在随后的八年里,中国医改的推进速度令人咋舌。在柳叶刀杂志的报告中,中国成为全球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最快的5个国家之一。
2011年,仅推进两年后,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;
2013年,基本医保实现全覆盖;2016年,大病医保全覆盖写入政府工作报告;
2015年,民营医院达到14518个,历史性超越公立医院数量;
2015年,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;2017年,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;
2017年9月30日前,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;
2017年10月底前,所有公立三级医院加入医联体;
2017年,个人卫生支出20年来最低,家庭医生签约4.3亿,分级诊疗体系初步建立;
2017年,两票制启动;2018年,两票制全面推行。
在中国医改启动八年之后,“全覆盖”成为改革的新常态,并享受着来自世界的赞誉。
就好像一个中年男人经常听到妻贤子孝、事业有成、人生赢家的夸赞,却从未向人讲述过深夜回家的路上,独自坐在驾驶室里抽过多少支烟。
医改中年:短缺
人到中年,养一家老小,缺钱;去云游四方,缺时间;想创业改变世界,缺勇气、缺资源。在一个看似拥有一切的年纪,“短缺”却成了最大的问题。
当赞誉从世界涌来时,中国医改恰恰开始真正面对全球医疗卫生体系的最大难题:短缺。具体而言,就是缺人和缺钱。
缺人,当然是指缺医生,尤其是缺优秀的医生。
全科医生短缺、儿科医生短缺、妇产科医生短缺、病理科医生短缺、精神科医生短缺、康复科医生短缺、急诊科医生短缺、麻醉科医生短缺、护士短缺……总而言之一句话,优质医疗资源短缺。
分级诊疗压缩大医院的门诊,让病人到基层去就诊。但问题是,我们从前就有基层医疗服务体系,患者不去是有原因的。换过一个角度来想,如果基层的医疗技术能力没有实质性的提高,患者真的来了,他们敢接吗?
可是,培养一名医生,从学习、实践到成熟,少说也要十二三年,而且成本非常高。就算我们全力以赴去培养医生,培养的速度能赶得上需求增长的速度吗?
缺钱恐怕让人难以理解,因为医疗产业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“不差钱”,而且动不动就讨论免费看病的话题。但那显然是天方夜谭。
尤其是,近期的基因疗法、免疫疗法相继进入市场,更加凸显了钱对于生命的重要性。
比如诺华的CAR-T抗癌药,定价47.5万美元,Spark公司治疗天生性黑蒙症的基因药物Luxturna更是定价100万美元。
当我们没有手段的时候,放弃是种无奈的选择;可是科技明明已经制造出了治病的方法,却要因为没钱而放弃吗?而现实就是,很多放弃就是因为钱。
图片来自丁香园
有人梳理过英国的NICE(全名为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,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)在2011-2016年的五年时间里,至少拒绝过14种抗癌药。原因?贵呗。
这是在治疗疑难重症上的缺钱,那么在预防保健上呢?大量预防保健,包括康复的项目无法得到医保报销,还不是因为医保目前无力覆盖么。
也许随着未来支付方式的改革,医保能够在过度医疗上发挥有效作用。但大量新疗法的出现将有可能挑战医保支付的伦理底线:不用,不能救命;用,不能救更多人的命。
这些问题看起来都必须解决,但看起来真是不好解决。尤其是,曾经在医改中所向披靡的“全覆盖”看起来也已力不从心了。